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侦查阶段的证据收集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然而,非法取证现象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司法公正与法治秩序。以下是一起在侦查阶段遭遇非法取证的典型案件,通过剖析该案件,旨在揭示非法取证的危害,探讨应对策略,为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案件详情
张某因涉嫌一起经济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快速获取证据,在未出示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深夜闯入张某家中进行搜查,并强行带走了张某的电脑、手机等个人物品。随后,侦查人员对张某进行了长达数十小时的连续讯问,期间不允许张某休息、进食,还以威胁的口吻称若不认罪将对其家人不利。在如此高压环境下,张某做出了违背事实的供述。此外,侦查人员还诱导张某的同事作证,通过暗示、误导等方式获取了不利于张某的证人证言。
二、纠纷核心
本案的纠纷核心在于侦查机关在侦查阶段存在严重的非法取证行为。这些非法取证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定程序,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还导致所收集的证据真实性、合法性存疑。张某坚称自己无罪,认为侦查机关的非法取证行为使其蒙冤,而侦查机关则认为所收集的证据合法有效,足以证明张某的犯罪事实。双方在证据的合法性和张某是否有罪的问题上产生了激烈争议。
三、诉讼策略
针对侦查阶段的非法取证情况,辩护律师制定了以下诉讼策略:
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及时向检察机关提交了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详细阐述了侦查机关非法取证的具体事实和理由,并提供了相关线索,如张某被非法搜查、连续讯问的时间、地点及遭受威胁等情况。
调查取证:积极收集能够证明非法取证行为的证据,如张某家人的证言,证实侦查人员深夜闯入家中的情况;与张某同事沟通,了解其作证时是否受到侦查人员的诱导等。
与检察机关沟通:主动与承办案件的检察官进行沟通,向其说明非法取证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严重影响,争取检察机关的支持,促使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进行严格审查。
四、法律运用
依据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辩护律师以此为依据,主张排除侦查机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
引用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发布的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司法解释,进一步论证侦查机关取证行为的违法性以及相关证据应予以排除的必要性。例如,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非法取证的具体情形和证据排除的标准,为辩护律师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五、判决结果
检察机关在审查辩护律师的申请和相关证据后,对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经调查核实,确认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非法搜查、非法讯问以及诱导证人作证等非法取证行为。检察机关依法排除了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供述、证人证言等证据。由于排除非法证据后,现有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不能证明张某有罪,检察机关最终对张某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张某得以洗清冤屈,恢复了自由。
六、经验指南
当事人要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当事人在遭遇非法取证时,要勇敢地站出来,及时向律师或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保留相关证据,如身体伤痕、记录非法取证过程的物品等,以便在后续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辩护律师要积极主动作为:辩护律师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侦查阶段的取证行为,一旦发现非法取证线索,要及时申请排除非法证据,并积极调查取证,为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同时,要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强化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应加强对侦查机关取证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渠道,确保侦查机关依法取证。对于发现的非法取证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
通过这起案件,我们深刻认识到非法取证的危害以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我们应共同努力,杜绝非法取证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审理。
上一篇:信之源江淑玲律师成功代理北京市昌平区分家析产与继承纠纷案并胜诉
下一篇:没有了